不知道各位接触显化法则或者吸引力法则的小伙伴们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对于我来说,这个概念在一开始时我是很难接受的。我那时太急于解决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开始匆匆忙忙的寻求快速解决办法,但一开始对这句话内心是存在一些抵抗并觉得它是缺乏逻辑的。
当我开始理解意识和现实的关系时,我明白了这个理论:我们对我自我的认知,对于出现在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都会基于我们过去的经验做一些假设和判断,这些假设和判断被植入潜意识,不断被显化出来。由于在自己的3D现实中,自己是唯一的创造者,所有出现在你现实中的人也都是基于你的意念被显化出来的。
逻辑是明白了,可我们会更关心我们该拿着个如何是好吧?我当时在面对负面的人和事时在这个阶段和自己battlle了很久。我的mindset如下:
1.
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显化的
2.
告诉自己我不喜欢那些负面的人和事的原因并不断证明我判断的合理性
3.
告诉自己我值得更好
然后我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现在跳出来看看,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我不想要的东西上。其实,我们值不值得更好,和我们能不能更好,没有几毛钱的关系。我们根本不需要去证明我们值得某样东西。我们需要做的是坚信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且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对此没有任何抵抗。
对于这句话最好的解读:你是你现实的创造者,你对出现的人和事有绝对的主动权。如果是你在乎的人与事,你可以相信自己,用潜意识创造出来你想让他们出现在你生活中的样子。如果是你不在乎的人与事,你无须为你是它们的创造者而责怪自己,你有绝对的权力让它们来,停和走,也有权力捍卫自己应得的尊重,以及你分配给它们的注意力。
记得多留意自己对人和事物的注意力投入。如果我们如此明确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可以再进一步,列清楚自己想要的人和事,清楚的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并停留在那个状态。因为这就是法则简而美的核心。
祝小仙女们在显化的路上能够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坚持,persistence is everything.
评论
发表评论